粤派评论|热议:当下我们怎样读百年金庸、千年武侠?


  值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百年诞辰之际,本报特组织专版,钩沉稽隐,从当下视角重新审视金庸小说的阅读、传播,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启发意义。

  费勇 文化学者,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著有《金庸全传》《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零度出走》等

  费勇:确实,关于金庸的报道今年特别热。我也觉得有点奇怪,但是也正常。大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这种热,就是一阵风,过了就冷了。金庸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热到现在,可以说从没停过,慢慢的变成了一种常态了。而且我也问过金庸版权的代理商,金庸作品每年的销量都是很稳定的。

  除持续时间长,金庸小说读者覆盖地域广,从中国内地(大陆)、香港、台湾,延伸到东南亚、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的华人社会。读者群雅俗共赏,从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到平民百姓,都喜欢读金庸的新武侠小说,这是很罕见的。

  费勇:金庸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他改造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他让传统武侠小说渗透了现代精神,达到了过去从未达到的文化品位。尤其是他改变了旧武侠小说中侠客的成长模式。很多人喜欢金庸,就是喜欢现在特别难看到的小说中的那种侠义精神。

  第二,不得不承认金庸的语言水平很高。我个人觉得在20世纪有两个作家对汉语发展的贡献很大,一个是张爱玲,一个是金庸。金庸受原来明清时代小说的影响很大,写作语言回归到了古典汉语那种腔调,同时又保留了现代小说的语言,他摆脱了那个时代流行的翻译腔。

  第三,金庸小说塑造人物非常成功,他笔下的人物从早期的郭靖,到后来的韦小宝,还有黄蓉、乔峰等人,真的是每一部都有一个人物让你很难忘。而且他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把人性写透了,一般的武侠小说都是标签化、类型化的,但金庸不是。

  金庸的小说尤其是写到后来,每一个人物都很丰富、很立体,好人坏人你很难区别。正因为他把中国的人情世故都写透了,所以到现在他的作品还是一座富矿。我认为很多所谓的纯文学作家跟金庸相比,对人性的理解都略显浅薄。

  费勇:金庸的小说对我来讲十分珍贵。1984年我正在读研究生,其间遇到一位日本留学生,他能把《论语》背下来,我当时感觉到很吃惊。因我们这一代人与民间传统文化的断裂其实就是很严重的,而我的日本同学居然能背诵唐诗宋词,熟读四书五经。

  也是在读研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了金庸的小说,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时内地出现了盗版的金庸小说,我看的第一本依稀记得好像是《天龙八部》,当时一下子入迷了。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几乎每天熬夜,把我能找到的金庸小说全部看完了,看完以后深感震撼。

  这个震撼在于当时我确实第一次看到了中华文化古典美的一面,中国的棋琴书画,中国的道家、佛家,在他的笔下显得格外着迷,这些小说把我们带回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源流,为我们补了一堂名为民间传统文化的课,让我们大家都知道,原来我们的古典文化是这样的。

  金庸的小说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民间传统文化,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的华人圈,他的小说在像我一样的“60后”到“80后”的这几代人当中,我觉得是起到了一个连接当代和民间传统文化的桥梁的作用。

  羊城晚报:您认为金庸小说中所呈现的民间传统文化和今天年纪轻的人喜欢的“新国潮”有没有一些联系和区别?

  费勇:本质上我认为是一样的,只不过当年金庸选择武侠小说这种文类。现在的年纪轻的人喜欢非遗,喜欢马面裙,就跟我们年轻的时候喜欢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侠小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文化乡愁,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任何人、任何民族,当经济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他们一定会回到源流,找寻他们的根源,回归到传统文化。

  费勇: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文化乡愁”在全世界内都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全球化、标准化,与民间传统文化差异显著,促使人与乡土开始割裂,这是人类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的问题。

  而“文化乡愁”在中国有着更为特殊的历史情境。当年金庸武侠小说横空出世时,香港还未回归,海外有大量华人,从1949年一直到80年代初,海外的华人很难回国。

  当时金庸的小说,也包括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那个年代在港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圈特别兴盛,因为他们回不了中国、回不了原乡。金庸构建的武侠小说世界代表了这些群体对故乡的一种文化想象,他们通过阅读小说的这种方式,把对中国的文化记忆以及文化认同在故土之外流传下去。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代人开始接触到金庸的小说,也十分喜爱,因为我们经过30年非常特别的教育,突然回头发现原来我们的根还是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上。

  对我而言,金庸的小说唤醒了我文化上的中国意识,我能体悟佛教的慈悲,道家的飘逸,儒家的敦厚,对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喜爱早就刻写在我的基因里。

  费勇:在健全的现代社会中,像金庸小说这种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它反而会得到蓬勃的发展。实际上在很多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越高,在经济与科技上非常超前,但在人文上反而会往回看,就好像是需要回到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金庸小说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这也是他的小说能够超越时空,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江湖梦,更能找到人性的光辉。

  费勇:我的看法是,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经典,这个不是由某一学者评定的,甚至也不是由某一官方鉴定的,它唯一的答案、唯一的裁判,就是时间。举个例子,明清时期,《水浒传》和《红楼梦》并不是经典,就连文学都算不上,那时这些书籍都被认为是“地摊文学”,相当于手抄本在地下流传,是。但在现在,这些书都被奉为经典。

  到底什么是文学,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最后只能交给时间。讨论金庸的小说是不是经典,是不是文学,我认为这个讨论是毫无意义的,也许100年后,那时来讨论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家,也许那个名字我们都没听说过,就像曹雪芹时代无人听说过曹雪芹,莎士比亚时代无人听说过莎士比亚。

  我对金庸的评价,只能说是我站在当代的一个语境当中评价他的小说起到了啥作业,以及去思考为什么他的小说受那么多人欢迎。

  羊城晚报:您觉得金庸小说对于当下有着什么样的意义,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不读金庸的书了,而是通过影视渠道或者六神磊磊碎片化地接触,这样的了解是否会产生误读?

  费勇:我觉得金庸对于当下的意义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在当代人与民间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连接点。不管社会怎么样发展,任何一个时间里我们都无法回避我们和民间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可能完全是移植过来的,它必须是我们自身的肌体上生长出来的,首先是有一个主体。

  所有东西都是在传播的当中不断被创造,但是不管如何传播也不管有哪些新的创造,金庸小说所传达的那种古典中国的美并没有消失。这种美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的形式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多好。而且所谓的传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就像河流一样,不断被当代人改写,不断汇入,不断向前。

  金庸是真正站在武侠世界巅峰之上的巨人,用十五部作品重新定义了武侠,赋予武侠小说这种文体以全新的活力。他将民间传统文化和史学视野非常完美地融合进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塑造了几十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影视的传播又再一次将这些人物符号化,成为几代人话语方式的一部分。

  陈崇正 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归潮》《美人城手记》及小说集《折叠术》《黑镜分身术》等,有武侠小说集即将出版

  金庸开启了一个时代,他的离开又意味着这一个时代的结束。科技往前走一步,原来神秘的领域就往后退一步,我们终于知道深山老林之中并没有隐居的武林高手,也没有神医能让人起死回生,拳击选手原来可以轻易打败门派掌门……这样的世界已经没办法产生武侠小说的土壤,人工智能的崛起必然进一步改变这样一个世界运作的机理。

  所以,从文学流向的角度,我们似乎能够正常的看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拐点上,一种向后看的文学正在被向前看的文学所替代,人们的视线从后视镜转向探照灯,转向宇宙深处。

  但宇宙的真相其实并没有想象的美感,甚至以破坏古典美感为乐,那里荒草萋萋,由另一种残酷的秩序所掌握。以《三体》为代表的科幻文学并不是武侠小说的继承者,而是它的破坏者。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的发展必定会让更多人成为科学的信徒,武侠和科幻这两种文学类别也会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江湖已远,武侠的情感世界和想象方式只能用来怀旧,用来颠覆。长河滔滔,缅怀金庸其实就等于在缅怀我们自己的侠客梦。

  张菁 从事中文小说、戏剧与戏曲的英文翻译,包括《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二卷等

  经由翻译,金庸的武侠小说跨越语言障碍,向世界展示中国武侠文化的独特魅力。

  《射雕英雄传》三部曲英译项目于2012年开始,由英国译者郝玉青与文学经纪人Peter Buckman发起。2014年至2015年间,张菁加入了人数并不多的翻译团队。

  据张菁介绍,金庸的武侠小说在20世纪50到70年代就已经通过影视改编和亚洲语言译本广为流传。而到了90年代和千禧年初,欧洲语言的译本才慢慢的出现,以法文和英文为主。《射雕英雄传》三部曲的英文版由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发行,面向广大英语读者,并在全世界内销售。而在此之前,金庸小说的完整英译本仅三部,由香港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雪山飞狐》《鹿鼎记》《书剑恩仇录》。

  翻译工作本身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射雕英雄传》三部曲包含120回、近300万字,而当代英语小说一般只有八万到十万字。出版社最终决定将金庸的每部小说分为四卷出版,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如今,《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四卷已出版完毕并于近期得到再版。而张菁译介的《神雕侠侣》英译本第一卷则于2023年10月出版。目前,她正在翻译《神雕侠侣》第二卷。

  张菁强调翻译时力求传达中文原文的阅读乐趣,希望英文世界的读者在阅读时也能一下子就“扎进”金庸的武侠世界。“但英文和中文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翻译小说中书法和武功结合的内容,中文母语者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一撇一捺’,但转成英文,就需要更详细、更有技巧的解释。”她说。此外,翻译工作也十分考验译者的想象力,她认为译者自身也要保持语言的新鲜感,不被长期翻译所形成的“套路”套牢。

  “如何将金庸武侠世界中包罗万象的民间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科学、医学、武学等知识和典故译好是永远的难点。”张菁说。

  其次是如何保留人物形象的原汁原味。她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比如在翻译金庸所塑造的李莫愁这一身世悲惨的“厌世怨女”形象时,她会参照英美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形象,力求让英文读者能够理解人物的复杂性。

  “武侠小说的英语读者,跟今天的中文读者一样,不少是通过影视作品认识武侠世界的。李小龙、成龙等武打明星,《卧虎藏龙》《功夫熊猫》等电影和动画,还有近些年在流媒体平台走红的仙侠玄幻剧,都构成了一种跨越年龄、语言、文化的视觉想象。”她说。

  参照金庸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以及享誉海外的奇幻文学大作如《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的叙述技巧,她们采用了类似影视拍摄手法的翻译策略,强调“镜头感”“特效”和人物内心戏,使得纸上的文字能在读者脑海中转化为全方位的视觉影像,为译文营造驱使读者不停阅读下去的动力。

  为了不被呈现形式有限的影视剧“带偏”,张菁还亲自到书中场景如烟雨楼、桃花岛、华山、终南山等当地考验查证,并学习拳术,以更生动地转译、创作英文故事。

  她介绍,截至2024年,《射雕英雄传》四卷与《神雕侠侣》卷一共五册书销量已达十万,这一数字对于中文翻译文学来说颇为可观。此外,这一系列也吸引了欧洲多国出版社的注意,芬兰、匈牙利、葡萄牙、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波兰、巴西等国家都有正在策划或已出版的本地语种译本。

  张菁将文学翻译比作“红娘”,每一个抉择都旨在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现故事最好的一面。她表示,能够将自己从小喜爱的武侠小说带给外国读者,并为讲述中国故事出力,是她无上的荣幸。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卷一出版后,英文世界的报刊媒体包括《卫报》《》《经济学人》《纽约客》纷纷成为“自来水”参与报道或撰写书评。《射雕英雄传》丛书也激发了海外华人的共鸣。在亚马逊、GoodReads等网站上,《射雕英雄传》一共有过万读者评分,绝大部分为四五星。翻译团队还收到不少来自读者的感谢信。

  武侠网络小说、影视剧和游戏等新型娱乐载体也在全世界内传播着“侠”文化,这某些特定的程度带动了“武侠老字号”金庸的作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新的读者。“如今有不少海外读者是先接触了东方神话、武侠、仙侠玄幻等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和游戏,才返身寻找金庸的经典来读的。”张菁说。她认为,不论是东方武侠、神话,还是西方奇幻、科幻,好的故事万变不离其宗,都需要有让人“过瘾”的架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人物经历。

  “翻译金庸经典就是一份‘为爱发电’的工作。”张菁说。她所做的不仅仅是翻译工作,更是一场武侠文化交流。她通过个人对原著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体验,让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世界不再局限于中文读者,而是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在她笔下,武侠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跃入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近日,“赤子心家乡情”金庸百年纪念展在金庸的故乡浙江海宁举办。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声图书”)在展览现场布置了多处的百听融合阅读空间,可供观众现场体验金庸作品有声书的听读与录制。

  此外,在展览“漫画侠风”单元,观众可以欣赏《射雕英雄传》的有声漫画,并通过体感互动设备化身江湖侠客,与金庸故事中的武侠人物“互动”,进行有声书录制体验,亲身演绎笑傲江湖的武侠传奇。

  “正如北大教授严家炎曾提到的,金庸作品虽然书写古代题材,却渗透着现代精神,不仅仅具备良好娱乐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精湛的思想养分。”朗声图书总编辑何娴说,为了充分的发挥“听”和“读”这两种阅读方式的高度互补性,朗声图书下决心大力建设正版优质的金庸听书产品及高效安全的传播平台,组建专业方面技术团队,开发了“金庸听书”App和“百听听书”App。

  二十年来,朗声图书始终致力于金庸武侠作品的全版权运营以及听书产业正版化建设,针对传统出版发行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推出了“平台+内容+智能终端+定制化服务”的创新性融合阅读业务模式。

  在何娴看来,不论以何种载体呈现,经典作品具有一种超越性,其价值不会因时空变化而动摇。

  据她介绍,从纸质书到电子书、有声书,金庸作品的数字化到目前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出版阶段,主要围绕数字内容生产和自有平台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第二阶段是融合出版和融合阅读,涉及数字出版和传统纸质出版的生产方式转变,以及两者间的深度融合。

  “我们的正版金庸有声书在微信读书、喜马拉雅、央广云听等国内平台均已授权上线销售,整体用户占比最大的还是年轻读者群体,这个可能与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紧密关联。比起纸质书,他们更习惯于阅读电子书、有声书。”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止至发稿前,在“喜马拉雅”App上,“金庸武侠作品全系列”的总播放量超7000万次,粉丝数68.5万,订阅数约87.6万。而在“掌阅”App上,金庸作品的粉丝数达19.2万。

  如今,金庸作品背后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正“远跃重洋”。朗声图书成功与27个海外分发渠道建立了精品汉语听书授权分销合作业务,为全球最终用户提供数字化阅听服务。

  “漫画《射雕英雄传》版权出口项目”成功打入欧洲和亚洲主流漫画市场,讲述金庸“侠”文化的中国故事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加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4-5!国米遭翻盘:13连胜终止,痛失2000万,意甲4队无缘欧冠8强

  妈妈晒出宝宝在医院打针时的一幕,小嘴委屈巴巴,两眼泪汪汪,我闺蜜可以给我生一!万!个!

  宝宝把米汤当面膜糊了一脸,妈妈淡定记录,情绪眞稳定,“看着享受的小脸,也生气不起来”

  爸爸满眼宠溺的在给女儿洗脚,“有了闺女才知道他能这么耐心”,这是“女儿奴”实锤了


上一篇: 仿生学在中国_仿生人_机器人 下一篇: 【48812】保证早顶峰顺利通行天津排水部分全力扫除中心城区积水


版权所有@2008-2021 米乐体育app官网在线观看_米乐体育app官网通用版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福庆路19号 E-mail:sales@clirik.com
服务热线:189-1696-2723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56488号-4